石欄桿是我國傳統建筑最常見的組成部分,無論走廊、橋邊、花池、園囿、樓閣、臺榭等,都要以欄桿圍護以免發生危險。尤其在園林建筑中,石雕欄桿是最不可少的,既可以攔隔圍護,將不同的區域分隔開來;又不會割斷各區域之間的聯系,欄桿上雕刻的圖案還起點綴環境的作用。中國傳統建筑中欄桿的材料有多種,以木、石最常用。早期出現為木欄桿,石欄桿出現于隋唐時期,起初多仿木結構。至宋代,石欄桿已很普遍。
石欄桿想必大家都已經不陌生了,下面我們就為你詳細的介紹一下石欄桿,石欄桿我們已經做了多年了,很是了解,石欄桿造型藝術的一種。又稱雕刻,是雕、刻、塑三種創制方法的總稱。指用各種可塑材料或可雕、可刻的硬質材料,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、可觸的藝術形象,借以反映社會生活、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、審美情感、審美理想的藝術石欄桿是建筑物中起到圍護作用的一種構件,供人在正常使用建筑物時防止墜落的防護措施,是一種板狀護欄設施,封閉連續,一般用在陽臺或屋面女兒墻部位,高度一般在1米左右。欄板一般是用水泥、大理石等材料鋪成,牢固性較高,方便站立
石欄桿是用笨重而堅硬的石頭進行裝置和雕刻的,其做工的技術難度要遠遠大于木欄桿和其它材料的欄桿。雖然制作難度大,但欄桿上的雕刻裝飾確豐富多彩,與其他材質的欄桿相比,用石頭做出來的雕刻更加生動形象,立體感也更加強烈。
仿石欄桿
常見欄板分為透瓶欄板和束蓮欄板,尤以透瓶欄板為多。自下而上由面枋、凈瓶和尋杖(禪杖)三部分構成。仿石欄桿面枋上一般都雕刻花紋為飾,故稱為華板。面枋上面是凈瓶,一般雕刻為凈瓶荷葉或凈瓶云子,也有的雕刻為牡丹、寶相花等形式的。尋杖上一般起鼓線,不作雕刻。 蘭板式欄桿,只有望柱及柱間欄板,而不用尋杖、寶瓶等物,欄板有的光素無華,有的透雕、浮雕為字流水、石雕貔貅、卷草紋、梅花、山水、石雕麒麟、神話故事等。
石欄桿的細部雕刻主要集中在望柱和欄板上,欄桿由尋杖、華板、荷葉凈瓶三部分組成,而望柱也分為柱身和柱頭兩部分。欄板部分已華板的雕刻最為精彩,植物紋、動物紋、竹紋、龍鳳紋、方勝紋、如意紋、回紋等均可以作為雕飾的題材。